氽是什麽意思_吞噬什麽意思
如果你曾在北方的老舊小區、城鄉結合處、城中村、農村等地居住過,大概率見過這樣的燒水方式:地上墩一個中空大壺,柴火點著塞進中間,很快燒開一壺水。這種燒水壺叫火燒心,便宜,方便又快捷,為很多人愛用。
快壺用起來方便是方便,但是因為使用時煙熏火燎,會遭到小區鄰居投訴。
今天要說的老物件,跟它差不多,隻不過在造型上不一樣,不能往壺中間放柴火。
這個老物件叫汆子。汆,音竄,汆丸子的汆。
汆子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的日用品,在我們老家,常常是和火炕相配套的。八十年代之後,蓋新房換新床,火炕漸漸被床取代,這種物件也就漸漸消失了。
汆子有各種材質,有洋鐵皮的,錫的,銅的。農村大多都是鐵皮或錫的,銅太貴,買不起。
錫質的應該不會太貴。我奶奶家曾經有一個錫臉盆,可以直接放在灶台上加熱。她用的汆子是什麽的,我不記得了。
汆子的大小形狀和火炕的灶台有關。那時候北方的冬天真冷啊,家家戶戶都睡火炕。炕用磚和坯砌成,中間是個炕洞。
炕的前麵要壘個灶台,通著炕洞,好往裏麵添柴。灶台可以燒水熱飯,很方便。
汆子就常常呆在灶台上,裏麵裝著水,可以燒水喝,還可以壓火。
我奶奶家的那把汆子用了很多年,烏漆麻黑的,很有年代感。它整體是個圓柱型,上半截粗,下半截細,粗細相接的地方剛好卡在灶口上。
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,人們紛紛蓋新房子,磚混結構水泥地麵,換上床,把火炕淘汰了。畢竟火炕容易存灰,容易招老鼠,有時候還會塌。至於取暖,已經有了煤炭和爐子。
火炕消失,汆子也退出了曆史舞台,甚至這個名字也變得不為人知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#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 (0条)